[1] |
韩 强 李 剑. 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内涵、要义与特点[J]. 观察与思考, 2020, 0(2): 14-20. |
[2] |
杜人淮.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内涵、意蕴和要求[J]. 观察与思考, 2019, 0(9): 20-31. |
[3] |
刘同舫.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成背景及构建原则[J]. 观察与思考, 2019, 0(5): 5-14. |
[4] |
王迪钊 廖中举. “红船精神”形成的历史逻辑及其对绿色发展的推动作用[J]. 观察与思考, 2019, 0(1): 82-86. |
[5] |
袁晶. 红船精神的当代教育价值
——基于南湖革命纪念馆的实践[J]. 观察与思考, 2018, 0(6): 107-112. |
[6] |
李益模. 红船精神与长征精神的多维度比较[J]. 观察与思考, 2018, 0(6): 101-106. |
[7] |
林宁. 从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视角探源“红船精神”之首创精神[J]. 观察与思考, 2018, 0(6): 94-100. |
[8] |
王晓漪.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理论内涵及价值[J]. 观察与思考, 2018, 0(5): 34-39. |
[9] |
许惠芬. 论“红船精神”的伦理动力与意义[J]. 观察与思考, 2018, 0(3): 89-95. |
[10] |
彭冰冰. #br#
从红船精神到不忘初心的思想逻辑[J]. 观察与思考, 2018, 0(10): 100-106. |
[11] |
李建勇 于慧婷. 政治仪式与红船精神的孕育、传播及传承[J]. 观察与思考, 2018, 0(10): 107-112. |
[12] |
赵金飞. 论红船精神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J]. 观察与思考, 2018, 0(1): 66-70. |
[13] |
张志松. 红船精神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史学源头[J]. 观察与思考, 2018, 0(1): 60-65. |
[14] |
荣开明. “文化自信”四题[J]. 观察与思考, 2017, 0(8): 5-15. |
[15] |
张学中 何汉霞. 新发展理念的三维视域: 新背景 新内涵 新要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研究[J]. 观察与思考, 2017, 0(8): 64-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