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提 要:社会制度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在制度上的反映。社会制度,就内容来说,就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方面的社会关系。生产力是指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即人们利用自然界提供的财富生产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能力。社会制度与生产力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关系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客观地决定的。同时,生产力总是存在于一定社会制度中,离开一定的社会关系,就不可能有人与自然的关系,就不可能进行物质生产,也就不可能有生产力。但两者终究是不同的两类事物:一个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一个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两者不是相互包容的,社会关系不包含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也不包含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可以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但不能说生产关系本身就包含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身就包含生产力。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是生产关系的外在的客观作用,而不是它自身内在的内容。社会制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也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反作用,但不能说社会制度的内容就包括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是由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力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生。这表明,生产力不是社会主义制度自身内在的东西,而是决定社会主义制度产生的外在因素。说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就包括生产力,等于说自己决定自己,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不同事物才会有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不能把马恩列斯毛的社会主义观(“传统社会主义观”)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现代社会主义观”)对立起来,仿佛“传统社会主义”不重视发展生产力。马恩列斯毛从来没有忽视发展生产力,从来都是强调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不能把发展生产力看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促进生产力发展是所有社会制度在上升阶段共同的特点,而不是社会主义特有的。不能说只要能发展生产力就是社会主义。也不能说社会主义制度永远能够解放、发展生产力。如果那样,社会主义就不需要向共产主义过渡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总有一天会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到那时,社会主义就会退出人类社会的历史舞台,就需要向共产主义过渡了。
周新城. 论社会主义制度与生产力的关系#br#
——关于社会主义的一点思考[J]. 观察与思考, 2020, 0(11): 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