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摘要: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转化。但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矛盾思想来分析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才能在“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中,科学认识主要矛盾转化的生成逻辑和深层意蕴,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 | 张三元. 论协调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J]. 观察与思考, 2019, 0(7): 5-15. |
[2] | 杨延圣.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衡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J]. 观察与思考, 2018, 0(4): 76-82. |
[3] | 李勇华 丁峰. 十九大关于“一个变”与“两个没有变”的辩证思想及其意义[J]. 观察与思考, 2018, 0(2): 49-56. |
[4] | 詹真荣 王潇洒. 论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概括[J]. 观察与思考, 2018, 0(1): 93-98. |
[5] | 雷云. 三十年艰辛探索铸就的重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J]. 观察与思考, 2016, 0(11): 5-14. |
[6] | 赵家祥.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贡献[J]. 观察与思考, 2016, 0(1): 5-16. |
[7] | 杨卓华. 毛泽东不发达社会主义构想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J]. 观察与思考, 2015, 0(9): 71-76. |
[8] | 邸乘光. 邓小平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J]. 观察与思考, 2015, 0(4): 65-70. |
[9] | 赵家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理论来源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J]. 观察与思考, 2014, 0(9): 3-7. |
[10] | 贺全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述略[J]. 观察与思考, 2014, 0(4): 22-27. |
[11] | 赵学清 . “经济的社会形态”的不同表述与本质属性[J]. 观察与思考, 2014, 0(10): 8-15. |
[12] | 杨 莘. 对作为“总依据”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若干回顾与思考[J]. 观察与思考, 2013, 0(3): 50-5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