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与思考

         首页  |  学术指导委员会  |  投稿须知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期刊介绍  |  联系我们

观察与思考 ›› 2019, Vol. 0 ›› Issue (12): 41-46.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习近平语言力量的哲学思考#br# ——兼谈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 出版日期:2019-12-01 发布日期:2020-01-07
  • 通讯作者: 彭婷, 女,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91)。

  • Online:2019-12-01 Published:2020-01-07

摘要: 语言是实践的、现实的意识,对语言力量产生的源泉和根据进行哲学探讨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类会议和讲话中的语言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重要实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融合,形成了风格独特的“习式风格”,具有深刻的哲学意蕴。“习式风格”语言体现了人民性和大众性的统一、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学理性和实践性的统一,蕴含着巨大的理论和实践力量,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体系的重要实践,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和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领导权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实践语言观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话语体系

[1] 黄颖琼.

习近平文化思想话语体系:生成逻辑、主要构成及显著特征

[J]. 观察与思考, 2024, 0(8): 69-78.
[2] 成 玮.

毛泽东诗词的“自我革命”意蕴

[J]. 观察与思考, 2024, 0(12): 102-110.
[3] 韩 锴. 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J]. 观察与思考, 2023, 0(4): 34-42.
[4] 张三元. 论坚持理论创新[J]. 观察与思考, 2022, 0(9): 21-36.
[5] 吕延勤. 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J]. 观察与思考, 2022, 0(8): 24-31.
[6] 胡乃岩. 党内法规话语体系建构的原则框架与实践路径[J]. 观察与思考, 2022, 0(8): 101-112.
[7] 王永浩. 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J]. 观察与思考, 2022, 0(6): 82-91.
[8] 柳宝军. 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总结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br# —— 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J]. 观察与思考, 2022, 0(4): 30-39.
[9] 任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三大基本问题[J]. 观察与思考, 2022, 0(3): 26-35.
[10] 王寿林.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J]. 观察与思考, 2022, 0(2): 31-43.

[11] 梁泳梅 李资博 李钢.

中国共产党百年建设与发展经验的调查与理论判断 [J]. 观察与思考, 2022, 0(2): 78-89.

[12] 杨俊峰.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看“两个相结合”的思想意义 [J]. 观察与思考, 2022, 0(1): 41-48.

[13] 奚洁人. 中国共产党百年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观察与思考, 2021, 0(7): 40-48.
[14] 肖纯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发展及其启示[J]. 观察与思考, 2021, 0(7): 73-81.
[15] 王强 林琳. 中国共产党与五四话语体系的多个面向#br# ——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br#[J]. 观察与思考, 2021, 0(5): 65-72.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
版权所有 © 2013 《观察与思考》编辑部
地址:杭州凤起路620号省行政中心11号楼 邮编:310025
浙ICP备06002282号-1
技术支持: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