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摘要: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具有深刻的理论穿透力和精准的时代指向性,而哲学、经济和社会这三大要素是其不容回避的鲜明主题。马克思在哲学维度上澄明人与自然在“感性活动”的本质境域中是一种“对象性关系”,在经济维度上指出资本逻辑是导致人与自然处于紧张对立与异化状态的罪魁祸首,从社会维度上指明共产主义是“完成了的人道主义”与“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的统一。这启示我们要超越工业文明人与自然“二元分立”的思维模式,彻底走出人是自然“霸主”的误区;建构驯服和驾驭资本逻辑的治理体系,在限制和发挥资本逻辑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构筑和谐共生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1] | 冯仁方.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的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观察与思考, 2025, 0(9): 32-37. |
[2] | 张胜利 高 瞻. 恩格斯的尊严观及当代启示[J]. 观察与思考, 2025, 0(5): 26-32. |
[3] | 潘金倩 孙迪亮. 列宁保障粮食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当代启示[J]. 观察与思考, 2025, 0(3): 37-45. |
[4] | 王 伟. 马克思自然界限思想的理论意涵及其实践指向[J]. 观察与思考, 2024, 0(9): 22-30. |
[5] | 徐 行 王利平.
人民政协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 #br#
[J]. 观察与思考, 2024, 0(9): 43-49. |
[6] | 张沁园 张绪忠. 邓小平农村改革思想的内涵、作用与当代启示[J]. 观察与思考, 2024, 0(8): 98-108. |
[7] | 郑秀梅.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历史唯物主义维度及时代意蕴 [J]. 观察与思考, 2022, 0(2): 22-30. |
[8] | 唐晓燕. 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政治意识形态的双重路向 [J]. 观察与思考, 2021, 0(12): 18-26. |
[9] | 张婉 李包庚. 马克思贫困理论及时代价值[J]. 观察与思考, 2020, 0(9): 36-44. |
[10] | 张建云. 互联网时代马克思“计划生产”理论再探[J]. 观察与思考, 2020, 0(7): 27-34. |
[11] | 余斌. 马克思主义研究第二小提琴手:天才与贡献#br# ——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J]. 观察与思考, 2020, 0(5): 17-23. |
[12] | 王伟. “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的本真含义及其当代价值[J]. 观察与思考, 2020, 0(5): 37-43. |
[13] | 钟启东. 从“理论彻底”到“彻底说服”#br# ——马克思“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经典论断解析[J]. 观察与思考, 2020, 0(3): 25-31. |
[14] | 周世兴 周子槱. 论马克思学术精神[J]. 观察与思考, 2020, 0(2): 21-32. |
[15] | 陈永盛. 再谈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观的三大批判[J]. 观察与思考, 2020, 0(11): 20-2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