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摘要: 提 要:“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不仅具有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形态理论的学理依据、百年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阶段的历史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现实依据,而且意味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容有了新拓展、发展呈现新特征、任务发生新变化。实现高水平的动态平衡、高水平的自立自强、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高水平的持续发展、高水平的全面协调、高水平的资源配置,是新发展阶段的战略选择。
[1] | 钟龙彪 王 俊.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与实践要求[J]. 观察与思考, 2023, 0(3): 45-52. |
[2] | 汪青松 严运楼. 系统观视阈中的新时代现代化新布局新方略[J]. 观察与思考, 2022, 0(9): 45-51. |
[3] | 杜人淮. 增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统筹协调性 [J]. 观察与思考, 2022, 0(3): 36-44. |
[4] | 邢文增. 论企业家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时代意义 [J]. 观察与思考, 2022, 0(2): 64-70. |
[5] | 杨 瑞 李包庚. 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实践探索与基本经验[J]. 观察与思考, 2022, 0(10): 65-74. |
[6] | 陈建波. 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J]. 观察与思考, 2022, 0(1): 49-59. |
[7] | 陈安杰 黄 宇. 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背景、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J]. 观察与思考, 2021, 0(7): 82-90. |
[8] | 杜人淮. 推动形成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相契合的产业链新局面 [J]. 观察与思考, 2021, 0(6): 29-40. |
[9] | 谢 征. 习近平关于城市治理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 [J]. 观察与思考, 2021, 0(2): 36-43. |
[10] | 郭占恒. “两山”理念的科学内涵与生动实践#br# ——纪念习近平“两山”理念提出实施15周年[J]. 观察与思考, 2020, 0(7): 53-64. |
[11] | 梁宁森 梁宇坤. 习近平关于职业教育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与指导作用[J]. 观察与思考, 2020, 0(11): 46-51. |
[12] | 戚义明.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J]. 观察与思考, 2017, 0(8): 38-45. |
[13] | 张永红 殷文贵.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初探[J]. 观察与思考, 2017, 0(6): 62-6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