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摘要: 以工业化为核心内容的现代化,其首要任务或中心问题是实现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创造巨大的物质文明。在唯物史观中,物质生活是人类文明创造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尺,生产力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根本条件,现代化首先是经济现代化。“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中的“富强”主要是就物质层面或经济层面而言的。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以经济发展为着力点,将人的全面发展置于坚实的经济基础之上,以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产力既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又必须实现对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超越,因而是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攻方向,构建以我为主、独立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1] | 刘文祥. 列宁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探索及当代启示[J]. 观察与思考, 2025, 0(7): 24-30. |
[2] | 严书翰.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 观察与思考, 2025, 0(6): 5-13. |
[3] | 黄秀蓉.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国生态文明演进目标及其发展图景[J]. 观察与思考, 2025, 0(6): 112-120. |
[4] | 张 戈. 让人类文明新形态更好地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J]. 观察与思考, 2025, 0(5): 57-66. |
[5] | 刘思姚 周建超. 深刻理解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J]. 观察与思考, 2025, 0(3): 65-75. |
[6] | 丁俊萍 常梦涵 .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社会协商的演进历程与内在逻辑[J]. 观察与思考, 2025, 0(2): 5-18. |
[7] | 边春慧 谭劲松. 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焦裕禄式的好干部”[J]. 观察与思考, 2025, 0(2): 67-74. |
[8] | 孙 雄. 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人类文明新图景[J]. 观察与思考, 2025, 0(1): 23-29. |
[9] | 伍 醒 芦敏敏.
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br#
[J]. 观察与思考, 2024, 0(9): 113-123. |
[10] | 韩晓阳 成 龙 . 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逻辑叙事及其世界历史意义[J]. 观察与思考, 2024, 0(8): 42-48. |
[11] | 田鹏颖 李 晨. 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逻辑[J]. 观察与思考, 2024, 0(7): 5-14. |
[12] | 辛向阳.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回答的根本问题、科学内涵及鲜明特质[J]. 观察与思考, 2024, 0(6): 5-12. |
[13] | 卓高生 刘宁涛.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及其当代启示—— 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例[J]. 观察与思考, 2024, 0(4): 39-47. |
[14] | 任丽梅.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突破人类文明发展困局的全新选择[J]. 观察与思考, 2024, 0(4): 48-60. |
[15] | 张晶晶 杨 奎.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现代重塑的几点思考[J]. 观察与思考, 2024, 0(4): 61-7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