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与思考

         首页  |  学术指导委员会  |  投稿须知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期刊介绍  |  联系我们

观察与思考

• 马克思主义 • 上一篇    下一篇

论“互联”对哲学联系观的丰富和发展

肖峰   

  1.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版日期:2016-12-01 发布日期:2016-12-01

  • Online:2016-12-01 Published:2016-12-01

摘要:

“互联”是互联网功能和本质的一种概括或抽象,也是信息时代由人创造的一种新形式人工联系,它对哲学的联系范畴增加了丰富的含义和特征,使得传统的联系观,其主要在于承认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发展到互联网时代更注重联系的实践性,使得联系不仅是认识和发现的对象,而且成为实践和发明的对象与产物,其技术性和社会性的特征更为突出,还使得辩证法和人的哲学、实践哲学、技术哲学、社会哲学形成深度贯通。基于互联的联系观影响了今天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变化,并造成了种种新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因此成为若干哲学视野的新的汇聚点。

关键词: 互联 , 联系观 , 哲学

[1] 胡晓梅.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国内列宁哲学党性原则研究述评#br# ——纪念《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发表110周年[J]. 观察与思考, 2019, 0(9): 49-58.
[2] 吴炜.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介绍传播及其启示[J]. 观察与思考, 2019, 0(12): 15-21.
[3] 韩琪. 试论恩格斯无神论思想的哲学结构[J]. 观察与思考, 2019, 0(11): 29-40.
[4] 张建琴. 重新诠释马克思的哲学革命#br# ——兼评《理解马克思—基于学术史的考察研究》[J]. 观察与思考, 2018, 0(7): 36-41.
[5] 周全华 吴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回顾[J]. 观察与思考, 2018, 0(6): 51-56.
[6] 佘红艳. 消解、融合与革新:新媒体语境下哲学大众化传播的新路径[J]. 观察与思考, 2018, 0(6): 88-93.
[7] 何丽野.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出真知”
——从“吃梨子才知其滋味”说起
[J]. 观察与思考, 2018, 0(3): 15-21.
[8] 孟庆仁. 论科学形态概念及其演进的道路和动因[J]. 观察与思考, 2018, 0(3): 22-27.
[9] 朱人义. 关于毛泽东调查研究理论的哲学解读[J]. 观察与思考, 2018, 0(12): 87-94.
[10] 许全兴. 百年社会主义哲学反思[J]. 观察与思考, 2018, 0(1): 5-12.
[11] 陈立旭. 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J]. 观察与思考, 2017, 0(6): 37-42.
[12] 张伟斌. 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定文化自信[J]. 观察与思考, 2017, 0(5): 5-10.
[13] 欧阳向英. 正义是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灵魂[J]. 观察与思考, 2017, 0(3): 38-44.
[14] 肖峰. 我国信息化跨越发展道路的实践哲学分析[J]. 观察与思考, 2017, 0(12): 68-76.
[15] 赖风 朱炳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底蕴[J]. 观察与思考, 2017, 0(11): 63-69.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
版权所有 © 2013 《观察与思考》编辑部
地址:杭州凤起路620号省行政中心11号楼 邮编:310025
浙ICP备06002282号-1
技术支持: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