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摘要:
历史是民族国家的宝贵记忆。俄罗斯国家在思想领域主要受到西方的和平演变势力、俄罗斯国内的反对势力、独联体和东欧部分国家的反俄势力的干扰。为了在思想领域进行拨乱反正、构筑“精神长城”抵御来自内外部的挑战,俄罗斯吹响了历史之战号角,加快推进了教育体系的国家化、法治化;主导历史阐释权、评判权;推进历史教研的标准化建设等诸多改革措施。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抵御精神殖民的战役中,俄罗斯正在找回在苏联解体初期的日渐疏离的国家认同,为日后俄罗斯作为现代民族国家建设进程中获得越来越多的精神支持。
[1] | 陈 华 吕洪刚. 哲学视域下的国家形象与国家认同建构[J]. 观察与思考, 2018, 0(6): 83-87. |
[2] | 宋雪玲. 论习近平的历史学习观[J]. 观察与思考, 2016, 0(10): 59-65. |
[3] | 张 燚 . 当代中国对外宣传与国家形象的塑造[J]. 观察与思考, 2015, 0(7): 51-5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