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与思考

         首页  |  学术指导委员会  |  投稿须知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期刊介绍  |  联系我们

观察与思考 ›› 2022, Vol. 0 ›› Issue (11): 47-54.

• 政治观察 • 上一篇    下一篇

监察权的权能划分与性质界定

  

  • 出版日期:2022-12-09 发布日期:2022-12-16
  • 通讯作者: 郭世杰,男,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副教授,国家安全法治研究基地研究员,法学博士(北京 100091)。

  • Online:2022-12-09 Published:2022-12-16

摘要: 中国国家监察制度改革的直接目标,是塑造一种集中统一和权威高效的新型国家权力。应运而生的监察权,集成了监督权能、调查权能和处置权能,打破了原有的权力配置模式和权力体系构成,初步实现了对所有公职人员的监察全覆盖。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宪制架构和国家权力体系,最终决定着监察权的性质,监察权应当被界定为一种新型、复合、独立、超然的权力。 

关键词: 监察权 , 监察机关 , 反腐败 , 权能 , 性质

[1] 许天翔.

百年党史视域中的纪检监察机关领导体制改革 [J]. 观察与思考, 2022, 0(2): 90-102.

[2] 周佳松 王嘉珏. 廉政建设长效化的路径选择#br# ——一个信用治理的视角[J]. 观察与思考, 2020, 0(5): 88-95.
[3] 周盛.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反腐的历史变迁#br# ——基于中纪委工作报告及相关制度的文本分析[J]. 观察与思考, 2019, 0(3): 58-66.
[4] 李张容. 中国共产党的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认知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观察与思考, 2019, 0(1): 38-44.
[5] 宋小海 孙 红.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的初步研究[J]. 观察与思考, 2017, 0(2): 87-92.
[6] 马光明. 践行“三实”: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的内在要求[J]. 观察与思考, 2015, 0(11): 71-74.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
版权所有 © 2013 《观察与思考》编辑部
地址:杭州凤起路620号省行政中心11号楼 邮编:310025
浙ICP备06002282号-1
技术支持: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