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与思考

         首页  |  学术指导委员会  |  投稿须知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期刊介绍  |  联系我们

观察与思考 ›› 2022, Vol. 0 ›› Issue (11): 55-62.

• 政治观察 • 上一篇    下一篇

从“纵向吸纳”到“横向协同”:国家与社会关系演进逻辑的嬗变

  

  • 出版日期:2022-12-09 发布日期:2022-12-16
  • 通讯作者: 祁文博,男,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资博士后,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哲学博士(苏州 215123)。

  • Online:2022-12-09 Published:2022-12-16

摘要: 国家与社会关系是展现一个国家建构、成长与发展的重要维度。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与社会关系总体上经历了由“纵向吸纳”到“弹性治理”、再到“横向协同”演变的逻辑主线,展现出权力与权利彼此互塑、互嵌、互动的良性博弈样态。从社会治理思想与实践创新的角度出发,这一历史逻辑嬗变的过程主要是由国家治理的历史方位、实践体系以及主体结构三个次级逻辑构成。在新时代,国家与社会关系仍需要在坚守国家逻辑的同时,与社会力量形成包容互动的良性关系,循序抵定持续成长与秩序稳定的“中国之治”,并通过“理念—结构—政策”配套组合集顶层设计、中观制度与微观政策的治理体系,持续释放治理合力。 

关键词: 纵向吸纳 , 横向协同 , 社会治理 , 国家与社会关系

[1] 郎友兴 万莼 陈文文 宋天楚. 天台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探索[J]. 观察与思考, 2021, 0(7): 100-106.
[2] 郭 寒 汪 玮.

政治信任的国家治理逻辑构建

—— 一个研究综述的视角 [J]. 观察与思考, 2021, 0(2): 84-92.

[3] 孙照红. 社会组织发展的中国道路、场域和特色[J]. 观察与思考, 2020, 0(4): 51-59.
[4] 王 坤 孟欣然. 论数字技术发展对社会治理的影响#br# ——以浙江为例[J]. 观察与思考, 2019, 0(11): 93-99.
[5] 杨新红. 基层社会治理中党组织功能发挥困境及破解路径*[J]. 观察与思考, 2018, 0(7): 99-102.
[6] 杨安. 大数据与社会治理创新[J]. 观察与思考, 2017, 0(3): 45-50.
[7] 韩锴. 科学意识形态视阈里的“四个全面”[J]. 观察与思考, 2016, 0(8): 55-62.
[8] 刘中起. 转型期社会治理创新及其体制建构:挑战与路径[J]. 观察与思考, 2016, 0(1): 68-74.
[9] 杨 安 严奉云 苗 红. 大数据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应用[J]. 观察与思考, 2015, 0(8): 59-62.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
版权所有 © 2013 《观察与思考》编辑部
地址:杭州凤起路620号省行政中心11号楼 邮编:310025
浙ICP备06002282号-1
技术支持: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