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与思考

         首页  |  学术指导委员会  |  投稿须知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期刊介绍  |  联系我们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技术规范
投稿指南
更多>>     
 
 
编辑部声明: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相关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并支付。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我刊上述声明。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向本刊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观察与思考
 
2025年 0卷 7期
刊出日期:2025-07-17

本刊特稿 马克思主义研究 浙江实践等栏目 党史党建 政治观察 公共治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目录
 
      
目录

中文目录

2025 Vol. 0 (7): 2-3 [摘要] ( 19 ) [PDF 325KB] ( 158 )
本刊特稿

从“红船精神”到“伟大建党精神”  ——“红船精神”提出20周年

丁晓强 白潇义
“红船精神”和“伟大建党精神”同为以“建党”这一历史事件为核心所提炼的重要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的源头,“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实践起点。“伟大建党精神”注重在中国共产党的共性上进行概括总结,“红船精神”突出了党在创建时期的实践特征。“红船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第一次概括,为“伟大建党精神”的概括创造了重要基础。学习和研究“红船精神”,不仅能更深入地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而且,对于在新时代新征程更好地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也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2025 Vol. 0 (7): 5-11 [摘要] ( 22 ) [PDF 5154KB] ( 35 )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文明建设 

张三元 张依婷
以工业化为核心内容的现代化,其首要任务或中心问题是实现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创造巨大的物质文明。在唯物史观中,物质生活是人类文明创造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尺,生产力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根本条件,现代化首先是经济现代化。“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中的“富强”主要是就物质层面或经济层面而言的。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以经济发展为着力点,将人的全面发展置于坚实的经济基础之上,以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产力既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又必须实现对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超越,因而是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攻方向,构建以我为主、独立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2025 Vol. 0 (7): 12-23 [摘要] ( 103 ) [PDF 8704KB] ( 35 )
马克思主义研究

列宁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探索及当代启示

刘文祥
列宁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本原则运用于苏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20世纪的丰富与发展。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性方面,列宁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巩固新生政权、推动民主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路径方面,列宁强调共产党的领导,主张扬弃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反对狭隘的民族文化自治。文化建设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内在要求。列宁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探索,对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而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第二个结合”,拓宽文化建设的全球视野。
2025 Vol. 0 (7): 24-30 [摘要] ( 23 ) [PDF 4869KB] ( 45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习近平同志在地方工作时期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与实践 

方 芳 贺新元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与他在地方工作时期的思考与实践一脉相承。在地方工作时期,习近平同志充分发掘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治理价值,深入探索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路径,并初步展现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论断。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深化发展了他在地方工作时期的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与实践经验,形成了系统的习近平文化思想。
2025 Vol. 0 (7): 31-46 [摘要] ( 14 ) [PDF 12103KB] ( 54 )

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思考 ——兼论中国共产党为推进人类文明提供的中国智慧

冯景源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与他在地方工作时期的思考与实践一脉相承。在地方工作时期,习近平同志充分发掘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治理价值,深入探索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路径,并初步展现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论断。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深化发展了他在地方工作时期的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与实践经验,形成了系统的习近平文化思想。
2025 Vol. 0 (7): 47-53 [摘要] ( 27 ) [PDF 4348KB] ( 47 )
党史党建

陈云对中国现代化探索的历史贡献 

杜 娟
陈云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了艰辛探索,提出了一系列精辟论述。他不仅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性质、领导力量、基本依据等原则性问题,还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首要内容、发展方式、推进节奏等主要推进策略,更进一步揭示并终生践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以人为本逻辑的价值取向,这些论述和探索对当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仍具有重大意义。
2025 Vol. 0 (7): 54-62 [摘要] ( 25 ) [PDF 5913KB] ( 46 )

毛泽东与“南方一翼”战略  

马可可 唐洪森
“南方一翼”的提法,最早见诸1945年6月15日毛泽东给八路军南下支队首长王震、王首道的多封电报指示当中,寓意创造以五岭山区为核心的湘南和粤北新基业。这是当抗日战争进行到后期,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预见到反侵略战争结束之后,蒋介石和国民党反动派必然部署解决其所谓最大的政治对手——共产党问题的内战,预判尚有近两年结束战争,留给共产党的时间稍显余地,于是提早谋划一盘石破天惊的大棋,将华北、华中、华南敌后抗日游击区串联起来,同时防备国民党军打内战。旋因局势发生重大变化,我们党随即调整战略,于1945年9月19日提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放弃原定并已实施的“南方一翼”战略,改取争夺大东北。
2025 Vol. 0 (7): 63-77 [摘要] ( 17 ) [PDF 11143KB] ( 31 )
政治观察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蕴含的辩证思维方法论析 

柯司烨 任映红
辩证思维就是指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事物,从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考察事物的运动变化,从整体上、本质上认识事物,从而能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的思维方式。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指引,必须从“立与破”“上与下”“点与面”“进与稳”“危与机”“内与外”等的统一上,深刻把握好守正与创新、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辩证关系,促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实效,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壮美篇章。
2025 Vol. 0 (7): 78-86 [摘要] ( 21 ) [PDF 6373KB] ( 31 )

论党员领导干部的执规责任 ——基于《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执行责任制规定(试行)》第九条的分析

叶正国 黄顺苗
党员领导干部执规责任作为党内法规执行责任制的重要构成,是破解党内法规执行难题的关键措施。应回到《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执行责任制规定(试行)》第九条,在规范层面厘清党员领导干部执规责任。在规范定位上,党员领导干部执规责任既是党规中领导责任落实的抓手,也是党组织执规责任履行的基石,又是执规责任体系构建的枢纽;在规范构造上,党员领导干部执规责任包含示范与履职双重内涵,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以自觉执规为根本导向;在规范适用上,要侧重体系解释,明晰构成要件,强化比例原则,以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执规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025 Vol. 0 (7): 87-95 [摘要] ( 21 ) [PDF 6646KB] ( 35 )
公共治理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福利增长的关系及其优化

赵意焕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集体成员福利增长的关系就是生产与分配、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分配、消费,分配、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在社会主义农村集体中,集体经济发展与集体成员福利增长是同向的,农村集体经济是能够消除两极分化、不断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集体成员福利有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狭义福利是指每个成员依靠集体获得的物质和服务,广义福利还应包括集体成员综合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顺利推进,需要更高质量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更合理地分配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更好地满足农村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2025 Vol. 0 (7): 96-105 [摘要] ( 16 ) [PDF 7109KB] ( 25 )
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创新发展路径 ——基于中医药文化视角
李宁宁 王凯丽
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治理价值,与乡村文化在目标、理论和价值方面都具有高度耦合性,是破解乡村文化振兴困境的重要力量。当前,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不同程度地遇到了文化认同困境、文化产业困境、文化治理困境等问题,阻碍了乡村文化振兴进程。探讨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创新发展路径,构建以中医药文化为驱动力的“文化兴产业、文化促治理、文化塑主体”的三位一体发展模式,既能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又能为全球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2025 Vol. 0 (7): 106-114 [摘要] ( 20 ) [PDF 6625KB] ( 32 )
浙江实践等栏目

“八八战略”引领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动力维度与实践向度

朱正平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在深入调查研究和系统谋划的基础上作出“八八战略”决策部署。“八八战略”为浙江省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战略引领和驱动力。浙江省全面贯彻落实“八八战略”,弘扬“红船精神”,坚持创新发展,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坚持协调发展,补齐共同富裕的“差距短板”;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共同富裕的生态高地;坚持开放发展,构建共同富裕的合作格局;持续推进文化建设的“八项工程”,打造精神富有,坚持共享发展,推广“后陈经验”,完善共同富裕的民生保障。“八八战略”引领浙江省聚焦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亟须突破的重要方向,实现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四大战略定位”,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形成全域一体、全面提升、全民富裕的均衡图景,高水平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2025 Vol. 0 (7): 115-123 [摘要] ( 24 ) [PDF 6589KB] ( 14 )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浙江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析 

邱 硕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纵深推进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作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其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在空域资源开发领域的重要实践载体,正处于战略性发展机遇窗口期。积极探索新质生产力视域下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对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具有重大战略价值。基于新质生产力与低空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深入剖析浙江在低空经济发展方面所具备的坚实基础与独特优势,全面挖掘运用新质生产力促进浙江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策略,对浙江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2025 Vol. 0 (7): 124-128 [摘要] ( 21 ) [PDF 3762KB] ( 61 )
版权所有 © 2013 《观察与思考》编辑部
地址:杭州凤起路620号省行政中心11号楼 邮编:310025
浙ICP备06002282号-1
技术支持: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